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1228,送走2008

1228,送走2008
不需報名!現場自由參加!

歡迎轉載

又到歲末,今年多交了幾個新朋友?一路走來的老朋友,又有多久沒聯絡?

不管2008年有沒有來參加過,歡迎新朋友、老朋友一起來「微笑單車上路」!

十二月的微笑單車上路,邀請你一起騎著單車,在城市中大聲唱歌!

★必練曲目: 聖誕老阿伯、陳明章《卡打車

★好物交換:請將家中暫用的好東西(價值約100以上)帶來,進行交換禮物or拍賣。

★裝扮:

有斗笠的戴斗笠,有聖誕紅帽的就戴
小紅帽,有氣球的就在安全帽上綁顆氣球,
有內褲的要記得帶件內褲來啦!(要夠大,足以內褲外穿套在外面的)


集合時間:12.28(Sun)
PM3:003:30 (聊天交誼/造型裝扮/鐵馬調校)

集合地點:國父紀念館/Sun
Yat-sen Memorial Hall

(仁愛路正門口 main entrence near RenAi Rd./3rd Blvd.)
集合點照片

●活動流程:(時間僅供參考,可能隨當天現場情況變動)

【國父紀念館正門】(靠仁愛路)
15:30 出發!

【中點站】(物色中...)
16:00 好物交換拍賣活動
16:30 下半場騎遊

【蛙咖啡或某個溫暖的地方】
17:00 歡唱時間
17︰20 聊天交誼/共度晚餐/討論2009活動(to be continued as usual time/place, or...?)

★歡迎把家裡的舊鐵馬牽來 (調整剎車、龍頭、座壂……)
普通小問題,現場可處理;修好還能騎,就不必換新。

★鼓勵帶點食物,與大家分享。

★現場發放「臺北市自行車道地圖」及「人本交通宣導褶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2007年12月活動回顧
http://bikesmiling.blogspot.com/2007/12/1229.html

【注意事項】


1. 騎乘單車行駛於一般道路時,請依交通法規小心騎乘、尊重行人。
2. 騎乘單車請盡可能戴上安全帽以保護您的生命安全。
3. 建議攜帶:飲水、雨衣、口罩/(單車騎士)備胎、打氣筒、其他急修工具。
4. 本活動非集會遊行,亦無申請交管,係自願參加之單車騎乘活動,保險相關事項請自理。
5. 請以和平方式為活動注入創意
6. 雨天備案:如果活動當天中午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降雨機率為50%以上(含50),則活動取消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轉載)【單車進行曲】12/16(二) 22:00~23:30公視首播


紀錄觀點



台灣會不會有屬於自己的歌曲呢?


週二(12/16)


晚間10:00首播


單車進行曲


導演Jean-Robert Thomann


親子單車通勤



記得小時候,爸爸有一部腳踏車。



爸爸的腳踏車後面有一個大大的架子,可以放很多東西,再用黑色的橡皮條綁起來;前面則是可以放一個小小的竹藤椅,我們幾個孩子總是以搶龍椅的氣勢搶著坐那一把藤椅。


微風徐徐吹過,坐在椅子上悠哉的看著風景,被爸爸有力的雙臂包圍,伴隨著咖搭咖搭的腳踏車齒輪聲,相信是很多人共同的童年回憶。



後來,偉士牌汽車出來了,爸爸就很少騎腳踏車,再後來國產汽車開賣了;腳踏車放在騎樓的一角,漸漸髒了、鏽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velo2


2007年,路上開始出現了很多台腳踏車,他好像化身成為魔鬼終結者 ---「I will be back!」。




但是,世界變了,腳踏車在陌生的城市穿梭,沒有屬於他的道路,還要躲汽車,閃坑洞,被行人瞪…。



在台灣騎自行車真的有那麼困難嗎?


讓我們來看看浪漫的花都--巴黎是怎麼做的。



2007年的夏天,隨著「自由單車」(Vélib)的來臨,巴黎有了一些改變,在這個城市,有超過一千四百個單車站提供共兩萬輛的單車出租。在幾年前,為了「自由單車」政策的實行,巴黎市政府著手了市區土地的規劃,調整了一些車道的設計,這些市政工程包含有:建造自行車道、開放自行車行駛公車專用道,以及在部分區域中實行時速三十公里的限速。


但對於成為一個全然的自行車城市而言,巴黎則仍有很多努力的空間。台灣和巴黎,就如同二十一世紀的其他大城市一般,都面臨了空氣污染及交通擁擠兩個重要的議題。那麼,讓自行車成為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難道不是一件迫切且值得我們努力的事嗎?



巴黎有一首所有法國人都認識的歌曲,是這樣唱的!

(A Paris à vélo)
A Paris à vélo, on dépasse les autos
A vélo à Paris, on dépasse les taxis
在巴黎,單車上,我們超過了汽車,
單車上,在巴黎,我們越過了計程車。

那麼台北是不是也會有自己關於腳踏車的歌呢?


《紀錄觀點—單車進行曲》


播出時間


12月16日 (二) 晚間10點


12月17日 (三) 凌晨2點30分


12月20日 (六) 下午3點


紀錄觀點官方網站
http://www.pts.org.tw/php/point/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七種自行車道,哪一種最好?

【源起】近來自行車形成一股熱潮,從民眾、業者、媒體、立委到環保人士......等等,社會各界都有一些不同的意見,而各級政府單位也有積極的回應。兩年前,「道路應有自行車道等人本空間」這個概念,在「汽車至上主義」的長期影響下,還是個很難推動與落實的理念,現在則已成為一種流行、時尚,以及民眾需求的呼聲。

在政府回應民眾需求、欲積極有所作為的此時,正是值得我們投入各項努力的好機會--如何讓政府的施策符合民眾的需求?如何透過各界的充份溝通討論,集思廣益,尋求一種最適合我們居住的社區、最適合我們社會環境的人本交通或自行車道規劃方式?如何讓未來更好、更符合我們對幸福與快樂的共同期待?

本文以臺北市政府交工處為「敦化南北路自行車道規劃案」設計的問卷第九題(原有五張圖/五個選項;9-1~9-5)為基礎,加入長鬃山羊單車俱樂部阿桂大哥於2007年末在相關討論中提供給籌畫中心的照片(9-6),以及自行車道工作坊部落格中由交通專業學者提供的概念模擬圖(9-7),希望盡可能提供各種不同的規劃方式,供給大家瀏覽、提出意見,也許可以在網路上或在社會上廣為流傳,以得到充份的討論。

這七種自行車道,您認為哪一種最好?

圖9-1自行車與行人共用既有人行道(人車共道)

圖9-1自行車與行人共用既有人行道(人車共道)
【圖片來源】台北市議員李文英部落格
http://blog.roodo.com/wenying111/archives/5875185.html

圖9-2將人行道往車道拓寬,自行車專用道設置於拓寬之部份。

圖9-2

9-2/4/5【圖片來源】自行車道工作坊《 敦化南北路自行車道,你選哪一種? 》

【解析】此方案有利行車安全,但成本最昂貴(約14970/每公尺),施工期與對交通造成衝擊的時間也最長,不適合既有交通繁忙路段(例如:台北中山南北 路、台中中港路或高雄小港前鎮區中山/中安路),較適合在捷運復舊或都市更新區施作;另外,在台灣用路文化尚未建立的情況下,人潮較多的地區極可能發生行 人走上單車道的衝突狀況,台北信義區幾處試辦單車道已有先例。
註:以台北市內湖區北安路單車道為例,騎單車3分鐘/散步走路15分鐘的距離(1km),約需工程經費14970000元。


圖9-3自行車專用道設置於慢車道外側,以實體(緣石、護欄)分隔

圖9-3 自行車專用道設置於慢車道外側,以實體(緣石、護欄)分隔

註:仿法國模式
圖9-3 a(註:仿法國模式)

【圖片來源】自行車道工作坊《敦化南北路自行車道簡要說明 by Harvey》
http://www.wretch.cc/blog/bikelaneteam/12306300


圖3

台中市柳川東路一、二段自行車道(護欄)
【圖片來源】HERETIC 〈柳川東路一、二段自行車道 〉 by hexentw / 2008-09-03

【解析】此種單車道型式因緣石或護欄設於交通路段中,在處理上要特別注意,避免變成路障影響交通安全。此外,為避免汽車進入或違規停車威脅騎乘安 全,建議車道寬度應為1.2~1.7米(小於汽車寬度1.8米)較佳。 工程經費:以台北敦化南北路自行車道為例,造價約700萬元/km。


圖9-4自行車專用道設置於慢車道外側,以標線繪設
(此方案施工最簡便,但易被其它車輛佔用,而且路側水溝蓋版騎乘起來也不舒服)

圖9-4


圖9-5自行車專用道設置於中央分隔島內綠廊帶(敦化南北路現有狀況)
圖9-5 自行車專用道設置於中央分隔島內綠廊帶

(台南市,東豐路與林森路)
【圖片來源】〈台南也有綠色十字 台南市林森路&東豐路〉 


圖9-6 將原有路邊停車格往車道外移,自行車專用道設置於停車格與人行道之間,在固定距離數個停車格間植樹。 註:仿哥本哈根模式
圖9-6 停車格外移,自行車道在中間
圖9-6a 停車格外移,自行車道在人行道與停車格中間
圖9-6b 自行車道在停車格與人行道之間,在固定距離數個停車格間植樹。
【圖片來源】由長鬃山羊單車俱樂部周盟桂先生提供


圖9-7

分隔島外側車道1.5~2.0公尺之自行車道
這個方案對於既有交通影響小,但與一般使用習性不同(ps:慢車靠右行駛),且僅能藉由路口進出,使用上略為不便~
圖9-7中央安全島旁自行車道
【圖片來源】自行車道工作坊《 敦化南北路自行車道,你選哪一種? 》
http://www.wretch.cc/blog/bikelaneteam/12083580



本文轉載自【千里步道籌畫中心】新網站,原文與相關討論詳見:
http://www.tmitrail.org.tw/?p=487


.

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

(轉載)台北縣板橋地區自行車專用道系列新聞報導

INDEX/目錄
2008-09-29台北縣自行車道最長?(上)萬板橋下新店溪旁堤外自行車道--板橋車站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24064
2008-10-30台北縣自行車道最長?(下)追風廣場(捷運板橋站)至湳仔溝路段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25647
2008-08-25給你機車道,其餘免談!
(板橋岸/大漢橋往新海橋方向-自行車與機車專用道)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22325
2008-11-02自行車禁止直行!
(板橋岸/大漢橋往新海橋方向-障礙賽專用U形自行車迴轉道)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25769



2008-09-29PeoPo公民新聞
台北縣自行車道最長?(上)
萬板橋下新店溪旁堤外自行車道--板橋車站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24064


2008-10-30PeoPo公民新聞
台北縣自行車道最長?(下)
追風廣場(捷運板橋站)至湳仔溝路段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25647


2008.09.20台北縣無車日活動當天,周縣長說:「我們的自行車道是全台灣最長的!」
請大家一起來看看台北縣板橋市的市區自行車道...
也邀請各地公民記者,用影像記錄當地的自行車道,包括休閒的、通勤的......。

※兩段不到十分鐘的新聞影片,曝露了許多台北縣自行車道(劃設在人行道上)的問題:

1.工程用料占用人行道,毫無規範!
2.汽車或卡車違規停車占用人行道,取締不力!
3.自行車道之劃設占用人行道三分之二以上空間,有許多路段甚至占了全部的人行道,
粗糙隨便的規劃,將行人路權放在哪裡?
4.行人走在自行車道上,自行車騎士需不時閃避!
5.機車違規停車無人取締,占用自行車道與人行道空間!
6.計程車路邊載客或自小客車路邊臨停,還有不時從停車場開出來的汽車,
造成自行車騎乘動線受阻與安全問題!想騎自行車通勤,要練習左躲右閃!
7.不當的路阻,造成自行車騎乘動線受阻與安全問題!
8.自行車專用道動線設計不良,一接到大馬路就容易出事,
造成自行車騎乘動線受阻與安全問題!
9.未在適當的地點設置斜坡道,使自行車騎士需要搬上搬下的!
10.穿越線設計不良,十字路口的單車穿越道反而變成
機車騎士眼中的「延伸機車待轉區」,
這種情況在台北市中華路最常見,其次是敦化北路。
11.設計不良、突起的下水道水溝蓋造成單車騎乘時的危險。

2008-08-25PeoPo公民新聞
給你機車道,其餘免談!(板橋岸/大漢橋往新海橋方向-自行車與機車專用道)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22325

如果你騎的是公路車,你會選擇縣府規劃給單車專用、騎起來好像地震又容易滑倒的自行車專用道?還是騎上一旁貴賓般禮遇的平順機車道?在機車出廠不限速,光靠法令去限速的情況下,在這樣不友善的設計與規劃中,要求單車騎士冒險騎在機車旁,呼吸機車所排放的廢氣,合理嗎?

2008-11-02PeoPo公民新聞
自行車禁止直行!(板橋岸/大漢橋往新海橋方向-障礙賽專用U形自行車迴轉道)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25769



畫面右邊兩個車道是機車道,
中央右側才是自行車道,可不要走錯了!

畫面左邊是自行車專用道,路夠大條吧!

中間前面的 U 形是自行車迴轉道,
拍攝者身後是機車道,
兩邊自行車上來都禁止直行,必須走 U 形迴轉道下去,
相信多騎幾回,包準你可以去參加自行車障礙賽!
--PLUS:專訪板橋民眾

【後續報導】政府有在看PeoPo新聞哦!

2008.11.07 U形迴轉道在自行車道部份已塗去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2008美國單車與行人行為調查報告

最近美國國家道路交通安全部門the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NHTSA)發佈了一份單車騎士與行人態度與行為的調查報告,裡面有些數據可以來參考。WashCycle有整理一些,我則對某些圖表有興趣:


越有錢越會使用單車哦!紫色小字是換算台幣(萬)。


不騎車的理由,「不得其門而入」最多;其次是「沒需要或不想」,不過油價一高這項馬上會往下掉。


至於單車幹嘛用?休閒最多,運動居次。不過,把私務、回家、訪友、騎車上班、工作需要加起來有44%,這就是通勤需求啊!


哪邊騎車覺得危險?鄉野當然比較沒有威脅,而市郊比市區感覺更危險!因為市郊都是進出城幹道,車速快、車流量多,長途開車趕上班的人當然對於路邊單車騎士沒耐性。所以,如果是單車專用道要建,這應該比市區更重要吧?!


至於不使用Bicycle Path(單車專用道)或Bike Lane(路邊單車優先道)的理由,絕大部份都是不方便,而Bicycle Path(單車專用道)又比Bike Lane(路邊單車優先道)更不方便。


而兩年內有發生單車意外受傷的機率,平均是4%,重度使用者是11%,合理!這和夜路走多總會碰鬼的意思一樣,但任何人每次上路會碰到意外的機率其實差不多。

更多圖表
下載NHTSA2008報告

2008年9月22日 星期一

民國50~60年代,台北市收購人力輪車政策

時代不同了,從前政府淘汰的人力三輪車,現在荷蘭及一些歐美國家反倒是觀光的重要特色。
謝謝志中和網友們幫我們找到並保存這些珍貴的舊資料與照片。

(本文摘自微笑單車上路論壇,歡迎志中加入BLOG作者群!)
作者:志中



1950年代台北車站前的三輪車。 (圖片來源:和泰汽車)

台北市政府在民國50~60年代左右有一個政策是淘汰人力三輪車政策,我在一本叫做『老‧台北‧人』的攝影集看到了一些照片,詳細的政策資料我沒有找到,也不知道那個年代的情況,不過從一些網頁的蛛絲馬跡證實,當時確實有這個政策,如下:

臺北市政府為整頓市容,建設現代化都市,自1960年起,便以收購的方式,逐漸淘汰三輪車。當時營業三輪車的收購價格為每輛3000元,但收購效果不彰;1964年,收購價格提高為每輛6000元,並輔導三輪車工友轉業;1964年6月24日,行政院決定全面淘汰三輪車,乃核定臺北市在1年內收購所有的三輪車。

這些繳車的工友,若欲自行轉業,均獲得市政府給予收購費6000元、自行轉業補助費2000元、救濟金4000元,合計1萬2000元的補償;若接受輔導就業,則僅有6000元收購費。

淘汰三輪車係行政院的決策,全省各縣市繼臺北市之後,亦陸續執行。

上文連結 http://pressroom.hotaimotor.com.tw/public/public.asp?no=6&selno=118

台灣早期的老照片........ 感謝某網友部落格分享
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popo1234-blog/article?mid=13669&sc=1

民國64年(1975年)
*9月,市政府收購三輪車政策,景美業者盼准郊區繼續營業。

上文連結 http://www.ws.taipei.gov.tw/site/41f5d1af/46cbd42b/47231f73/files/pag...

當時執行政策的台北市長
﹝1﹞高玉樹市長
任期:1954年6月2日─1957年6月1日
   1964年6月2日─1967年6月30日
   1967年7月1日─1972年6月10日
1965.04.12
台北市公車處為配合淘汰三輪車政策,決以5,925萬元,新購大型公車117輛

上文連結 http://dipper.myweb.hinet.net/ch19/19-4.htm

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

台北市單車通勤共筆地圖

點子提供:Winkai/波特曼
(本文選自微笑單車上路論壇)


宗旨:標示台北市單車通勤、休閒、生活相關的路線與據點。
需求:單車通勤路線、單車專門停放站、單車修理打氣站單車友善餐飲店免下車早餐店、汽機車較少的穿越巷弄小徑停車安全之路邊廁所橋樑單車引道、單車虎口......等等
參考範例:東京綠色自轉車地圖
http://green.k.tamabi.ac.jp/top/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台北市單車通勤共筆地圖

Google Map是可以共筆的,共同編輯。
目前開放任何人都可以編輯此地圖,過一陣子再進行封閉式的管理吧?!

波 


*2011-04-14單車通勤地圖圖例 

.

2008年8月16日 星期六

微笑單車上路-城市螢火蟲Part2



微笑單車上路-城市螢火蟲Part2
8/29(五)19:00(台北)台大校門口

不見不散!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2008年8月5日 星期二

節能減碳都市之我不要單車專用道

近來接連獲邀參與公部門之單車相關研討座談,昨天參與的是內政部營建署的座談,題目是:「都市人本交通規劃」系列座談—迎接綠色交通時代:推動市區自行車發展之課題與策略。

我的發言是唯一一個被主持人以「時間有限...」而中斷,事實上我才剛講沒多久,與他人的發言相比應該不長。我是該會唯一獲邀的單車俱樂部代表,也應該是唯一一個騎單車與會的人,我每天騎車通勤。而我不要單車專用道,會不會是這個原因而沒能把意見發表完全?

從參與的這幾場座談,無論主事單位或規劃單位,都已把重心放在通勤型車道,或所謂的「生活自行車道」,舉證先進國家的案例無礙,而且也緊扣「節能減碳」這個議題,算是有進步。但,廣建自行車專用道本身就違背節能減碳的目標。

若要我只針對現有單車道的缺失來發表意見,其實也沒有必要,現在單車正夯,有夠多的人在車道上騎車。單車道的問題自然會浮現,責任單位一定會接獲改善的意見(也有可能是缺失導致意外而求償),這些遠比在會場上陳述要有用,事實上高雄的單車道比較誇張的缺失大都已經改進。如果有夠多人使用,自然會導出一條合宜的路。而路況如何反正傷不到我,我在意的是勞民傷財,公部門以工程建設來解決建設工程的缺失。

使用的經驗讓我不喜歡專用道,屏除現有自行車道有鋪面不良、動線不佳、標示不明、串連性差、寬度不足、入口障礙、被佔用等逐漸有改善的缺點,自行車道很難涵蓋所有的通勤需求,造價高,且造成自行車騎士與其他用路人之間彼此忽略、排擠等問題。而且,國外很多經驗都導致「自行車專用道並沒有比較安全」的驗證,如這篇...。個人認為最終還是美洲的一般道路共用或者單車優先道,即慢車道,是比較好的方式。但是法律上須確保單車上路權益,公部門應多宣導、推廣。

上路騎車對我不是問題,有沒有單車專用道都無妨。但是考量其他人的需求,要建自行車道可以,但是要蓋哪種形式、蓋在哪裡、蓋多少則值得討論。如果真的要蓋,在交通瓶頸、社區安全路徑,以及建構通勤幹線,如舊鐵道改自行車道,是比較優先且適合的方式。考量很多都市行人路權比單車路權還糟,與人行道整合的單車道應該多加考量、節制,路幅不足者不要強加自行車道。

(圖為高雄市裕誠路新建人行/自行車道)

台北自行車道雍塞程度

【編按】本文原載於PTT單車版,經作者同意後轉載
作者: yangsuper (~靜~)


本人為台北市民,說明自行車道擁塞程度。



從上游~下游(淡水河系為主)


◎新店溪,淡水河右岸


1.景美舊橋-福和橋

景美舊橋附近道路窄,經過水源高架橋之後,道路開始變寬,最寬估計15公尺,

假日人非常多,但是因為車道太寬了,幾乎沒有雍塞的問題。


2.福和橋-中正橋

經過寶藏巖之後,道路逐漸縮小,過了永福橋之後,又變大,目前四周規劃不錯,車道

約3公尺,算窄,可是車道分叉很多,假日人潮很多,有一點雍塞問題。


3.中正橋-華中橋

基本上這段,接近中正橋那邊有點窄,到了馬場町公園後,車道分叉很多,

後來到華中橋那邊,車道分的更多,車道約為2.5公尺寬,人潮很多,不擠。


4.華中橋-光復橋


新店溪腹地最大的河濱公園,就是位於這段(有足球場2座),比華中橋-中正橋的腹地

還大。因為華中橋-中正橋的腹地,有一半被首都客運,或是萬大果菜市場停車場佔據

車道分叉最多,車道多,人也多,因此和中正橋~華中橋一樣,不擠。

車道寬度落差很大,有10公尺寬,也有1.5公尺寬。


5.光復橋~華江橋

光復橋-萬板橋,扣除堤防旁邊機車道,自行車道只有一條,偏偏又是假日熱門地點。

萬板橋~華江橋這段,被壘球場,棒球場,網球場,以及荒地佔據。

此段車道寬約1~2.5公尺,星期日下午,天氣微陰,吹涼爽南風的時候,人最多,

也最擠,但並非塞車路段。


6.華江橋-忠孝橋

車道非常窄,堤防邊的機車道,完全不能行駛自行車。

(尤其以桂林路水門-市民大道水門那段,

柏油路超平,飆機車超爽。但是您在那邊騎自行車,保證被叭叭叭到死。)

車道只有一條,寬約1.5公尺,也是整個淡水河系自行車道,人潮密度最高的地方。


7.忠孝橋-台北橋

此段進入大稻埕碼頭核心區域, 台北市區淡水河觀光首選,也是人潮最多的地方;

但是並非自行車騎士密度最高區域,密度最高區域在華江橋-忠孝橋。

此段有最完善的各類措施,包括吃的,玩的,喝水,洗臉,醫藥,廁所,以及其他雜項...

全部可以在此區域完成。

假日遊客(非自行車騎士)非常多!


8.台北橋-淡水河右岸堤防底(洲美橋)

自行車道只有一條,寬約2公尺,人潮中等~偏中高,不會很擠,但是沿路資源最少,

這也是淡水河系右岸,最平直的一條路段。


9.洲美橋-關渡橋(令人詬病的自行車抬上洲美橋問題暫且不論。)

車道寬度不均,洲美橋下橋後,有時候寬度約有8公尺,可是從關渡平原開始,

車道縮為2公尺,這邊人潮算是台北郊區淡水河最多的地區,尤其在關渡宮附近,

常常塞車,比華江橋到忠孝橋還塞(因為有很多非自行車騎士)。



10.關渡橋-漁人碼頭

本段規劃尚未成熟,尤其過了捷運淡水站後,自行車道併入老街。

假日,和爆炸人潮擠老街,非常不舒服,後來過了油車尾,甚至沒有自行車道。

漁人碼頭風景區非常漂亮,人潮多,但是因為腹地廣大,不容易塞車。



◎新店溪左岸



1.秀朗橋-福和橋

本段人潮適中,加上自行車道,有些尚未完工,不會擁擠。


2.福和橋-中正橋

本段為永和民眾自行車道首選,但是某些地方路窄的可憐,人又多,算擁擠。


3.中正橋-華中橋

本段在中正橋附近,腹地很大,自行車道寬達15公尺,夜間常常成為機車,汽車飆車

首選,路面清晰可見煞車以及刮地摩痕。人潮多,但是路很大,不擠。

為中和民眾騎自行車,以及一般遊憩休閒的選擇。


不過接近華中橋之前,路面變成凹凸不平的大塊土瓷磚路,騎乘舒適度0分。


4.華中橋~華江橋

本段過了華中橋之後,繼續維持凹凸不平的大塊土瓷磚路,過了光復橋之後,逐漸好轉

也開始出現棒球場,玩具賽車場,溜冰場,甚至還有飼養馬匹(靠近台北縣華江租借站)

(當然現在沒有了)

此段道路平整,寬度約為3~8公尺,人潮雖多,但是有分叉道路,因此不擁擠。



◎淡水河左岸

1.重新橋-忠孝橋

本段人潮較少,加上設施比較不完善(相較於北市),因此車友較少,也不擁擠。


2.忠孝橋-重陽橋

本段在台北橋附近,遇到施工工地,路況不良,過了垃圾堆積場之後,才有好轉趨向,

也是人潮較少,不擁擠。


3.重陽橋-關渡橋

本段有木頭棧道可以騎,淡水河基隆河交會口附近河景還算壯闊(以台灣的標準),

到了關渡橋附近,人會變非常多,請小心騎乘。


4.關渡橋-13行博物館

人潮少於對岸的淡水捷運站那段,

設施算是豐富,有時候會塞車,但是景緻不輸給淡水河右岸,紅樹林那段。

騎入海岸巡防署的區域之後,又有一個新氣象,有一個木頭觀河哨站,那邊海釣

人潮非常多,退潮時,可以深入淡水河內約100公尺。釣客眾多,比淡水右岸還多。

------------------------------------------------------------------------------

基隆河,大漢溪等等小段,容以後再說明。

--
※ 文章來源: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看板: bicycle 原發文日期:2008.07.19


【編按】本文另轉寄給:
台北市政府交通局/交工處謝銘鴻/行政院交通部運研所/台北縣水利局/台北市水利工程處/行政院研考會
以及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千里步道籌畫中心

2008年7月31日 星期四

單車上路人人自危─單車專用道安全嗎?




摘自PeoPo公民新聞平台/經作者同意後轉載
來源網址: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20630


【延伸閱讀】2008-07-30低碳生活部落格
(張楊乾)單車騎上人行道 在北市大行其道

(文摘)台北市讓單車騎上人行道的示範,...是現行台北交通體系下所採行的權宜之計。如果你是單車騎士,這裏提醒您在人車共用道上別騎太快;若您是權益被單車侵犯的台北行人,則建議您最近走在人車共用道上要多小心,橫向穿越時也別忘了回頭看看,有沒有衝太快的單車客從後追撞。

2008年7月29日 星期二

台灣的第一項世界遺產:單車道

◎陳盈全


本文圖文版請參考 http://www.wretch.cc/blog/okborn/5379636
本文歡迎轉載,唯請保留原文網址

  我正在日本單車旅行,打算從北海道一路騎單車到九州,五
千多公里的旅程,沿途拜訪日本十四個世界遺產。上週的某一天
,我從青森縣的岩手町出發,沿著國道四號騎了225公里到達
仙台,一天能騎225公里不值得誇耀(即便單車加行李重達五
十多公斤)但值得讓人羨慕的是:這225公里的路程中,我有
超過220公里騎在單車道上。

  日本國道相當於台灣的省道,國道四號並不是嶄新的道路,
它規劃於好多年前;它也不特別於其他道路,在我出發至今將近
兩千公里的旅程中,幾乎處處都有單車道。與其說是單車道,不
如說日本做了車道分離,快速的汽車與機車有一個車道,慢速的
單車及行人走另一個車道,似乎在日本人的想法中,一條正常的
道路就是能讓所有運動方式,包括汽車、機車、單車、行人、甚
至輪椅都能順利地行走於上。我能夠一天騎上兩百多公里,多半
拜這樣的分道措施所賜,因為我無須擔心被汽機車擦撞、也無須
擔心被超車時馬鞍袋會不會被勾到、更無須擔心清晨或天黑後被
車輛追撞等交通意外。

  台灣的道路則不然,多是為汽機車所設,至於人行道、單車
道、甚至無障礙空間,彷彿是附屬於道路般可有可無,有時甚至
我們要感謝這偶爾出現的恩賜。其實車道分離並不是對道路資源
的零和競爭,如果能減少更多道路糾紛與事故,對所有行進者都
是有利的,它也讓一條道路更為"完整"。

  這趟旅程我將拜訪許多日本名勝,但是我發現到,想要泡溫
泉、看古寺、賞巨木、觀瀑布、到一個有企鵝的動物園、或走走
古老的採礦遺跡等等…在日本我竟然要騎上五千多公里的路程。
我相信在台灣一千公里內就能完成,一千公里,恰恰好是許多環
島者的回憶,環島雖然辛苦,但跟許多國家相比,台灣能夠集眾
多名勝於一座小島上,能夠在很短的路程中欣賞地貌景觀、生物
資源、人文特色等多樣性,台灣便利的交通就是一大特色。

  沿途中我所騎的捷安特單車也一直被誇獎,在許多對談中,
台灣的單車是屬於高級品,反而跟我臭臭髒髒的身體不搭呢!這
也讓我更覺可惜,台灣明明有那麼好的單車製造技術、有如此便
利的地勢條件,可是我們為何無法結合起來,讓我們可以在台灣
騎著物美價廉的單車,輕鬆地(最重要的是安全地)行進呢?無
論是假日旅遊或日常生活,單車都可以讓我們更美好!

  這趟旅程讓我對交通有了反思,日本除了車道分離外,也處
處可見對於單車行進的尊重:例如天橋或地下道設有單車斜坡、
主要幹道交會點設有單車引道、單車道在路口時都有平穩的小斜
坡可供上下。而且不只是國道,即便偏遠的山區,我猜那樣的地
方一年中也不會有超過五十個像我一樣的神經病騎單車經過,可
是仍然設置了單車道;即便大街小巷,騎單車上學、通勤、買菜
都很方便。單車其實是生活與正常交通的一部分,而不只是運動
與休閒。在台灣要連續220公里騎在單車道上,可能只能在河
濱公園沿著河邊騎吧,可是每個人都住河邊嗎?你要去的學校、
公司、超市、美術館、電影院都在河邊嗎?台灣雖然有那麼好的
先天優勢,可是要到什麼時候我們才能把單車也視為交通與生活
的一部分,而不只是運動與休閒呢?

  我在想,如果台灣能結合單車與環境的優勢,除了自己的享
受外,也讓全世界都看到:原來交通與生活可以有那麼美好的可
能。這樣的先進意識與公共政策,絕對是全世界矚目與學習的對
象。

  
  近幾年台灣掀起了一股世界遺產風,除了出國觀光旅遊時願
意多了解一些自然或人文遺產外,國內的一些單位也積極籌備申
請世界遺產,作出除了有利觀光外,也同時有利於保育自然或文
化傳承的工作。台灣有潛力的地方非常多,包括太魯閣的地貌風
光、高山的生物多樣性、雪山隧道的嚴峻工程、阿里山小火車等
等…實在無法一一詳述,前陣子還能看到有人提倡樂生療養院在
醫療史與殖民史上的意義,不用懷疑,台灣真的就是有這麼多自
然遺產與文化遺產!
  
  我非常期待台灣能夠撇開政治因素,成功申請到世界遺產。
因為世界遺產不只是觀光宣傳的噱頭,它同時也能吸引更多資源
與關注來保護這些獨具意義的遺產,更重要的是它能提醒生活在
這些人文遺產或自然遺產週遭的人們,原來我們的身邊有那麼重
要的事物值得我們去認識與保護!

  但是,假若有一天我們成功地申請到了世界遺產,我們選擇
造訪它們的方式,還是只能依靠汽機車嗎?還是只能搭乘鐵路或
捷運嗎?如果世界遺產的本意是要我們重視並保育這個環境,那
麼我們為什麼不能夠選擇一個最友善的方式去接近它呢?單車除
了便利外,它在空氣、噪音、都市熱島等條件上,它也對環境最
友善,不是嗎?

  希望有一天,我在台灣可以騎著單車,騎在沒有汽機車的馬
路上,就這樣去看電影去逛書店;相信我開車的朋友們也希望,
他們能開車時無須擔心擦撞到單車,原因不是沒有人敢騎單車,
而是騎單車的人都騎在自己的道路,不與汽機車搶道。

【延伸閱讀】
1.倫敦,一座有千里單車專用道的城市(陳彥璋)荒野保護協會
2.客途異旅(達爾文 著)【荷蘭之風】滿城無盡的單車
「如果說捷安特的故鄉在荷蘭,一定沒人覺得意外。」

2008年7月23日 星期三

城市螢火蟲



微笑單車上路-城市螢火蟲
7/25(五)19:00(台北)台大校門口
7/25(五)19:30(高雄)文化中心
8/29(五)19:00(台北)台大校門口

不見不散!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2008年7月21日 星期一

這個問題有問題

Q:(簡)自行車騎士應視為「人」或視為「車」?

(詳)自行車政策未來規劃方向,須依循我們對自行車的定位而定,但截至目前為止,政府組織、民間團體或單車社群,對於應將單車騎士視為車(交通工具)或者視為人(人車共道)仍未有定論;若與行人同一系統,則宜仿日本實施人車共道,若與車輛同一系統,則宜仿歐美,將自行車專用道設置在慢車道上。自行車騎士應視為人?車?還是「速人」?

A:這個問題有問題。

Ask Back:請問「蕃茄炒蛋」是「蕃茄」還是「蛋」?



自行車的騎乘時速,慢則5km/hr,快達50km/hr~

慢速時幾乎與行人步行同速,一般4個小朋友(千元)以內平價淑女車、古董孔明車,爸媽載小孩上學,阿公阿媽逛街買菜閒晃串門子,差不多都是這種速度,騎人行道居多,也有鄉鎮居民騎在汽機車流量很少的馬路上,大多不戴安全帽。

快速時幾乎與機車同速,單車玩家不論騎公路車或登山車都可以超過50km/hr,騎車上山下海,環島長途旅行,騎車休閒或出國......騎士通常會戴安全帽,車上配備齊全,全車價位40個小朋友(萬元)以上。

有沒有人騎平價車可以騎到超過50km/hr?有。
有沒有人騎公路車可以慢到小於5km/hr?有。
有沒有人騎八百元淑女車環島成功的?有。
有沒有人騎萬元以上變速車環島失敗的?有。

自行車政策到底應該仿日本劃入「人車共道」系統?
還是依歐美劃入「慢車道」系統?

若是硬要將這個問題談出一個結論,才要規劃政策與實際作為,就等於是有預設立場,準備要犧牲某一族群的權益,同時,也太不了解自行車的特性與使用上的彈性了。

況且,

台灣是日本的領土嗎?不是。
台灣是歐美國家的殖民地嗎?不是。

台灣是享譽國際的「自行車王國」,思考制定自行車政策時,不要仿別的國家,而要建立一套真正適合我們的、完善可行的、因地制宜的、有完整配套措施(ex:淋浴、停車)的政策,以及對自行車友善的環境。

志玲姊姊說:不要再幫我打分數了!
自行車騎士說:不要再分化我們了!

不要再問奇怪的問題,不要再訂奇怪的法律!

油價高漲,請給我們友善安全的騎乘環境。

2008年7月16日 星期三

關西單車現象

文/我不是樹


鎖車



用一個小小的爛鎖,且還自己鎖自己,不依靠鎖在電線杆或是其它物體上!就這樣鎖起來而已!

此刻時間是晚上十點過後,一條沒啥路人的大街上!

(在台灣應該是整輛被人抱走(>﹏<))





上一張是人煙稀少的街道,這一張是人來人往的車站門口,

這車子的車主心臟更是強而有力,細到不能再細的鎖頭就這樣鎖在車上,

且又是自己鎖自己!這種鎖隨便拿一個石頭一敲就開了…





試問這類的車款有誰放心的敢停在路旁,雖然大鎖有比較粗了點,

但…又是自己鎖自己!難道日本的偷兒都不會整輛車抱走的方式嗎?





這輛車的輪胎粗的讓我驚訝,但…那個小小小,小到不能再小的鎖的作用是?

我不由得想說…日本停放單車是可以放心的讓人隨意的停靠!



停車



部份公寓大樓的單車停車處有架設雙層的停車位,

當然不是每間大樓都有!




其實日本比我想像中來得更多人依靠單車當交通工具,

看看這條巷子裡的單車就可知道!

這只是其中一處而已…



號誌





最近台北市的街頭常會看到人行道的一部份被塗掉,就是要規劃出像這樣的單車專車過馬路車道!

呃…我只想說…可不可以像日本一樣,把單車的符號畫可愛一點!

有興趣的可以去松山機場前的馬路看看,有多醜!






仔細看的話,會發現…其實單車專用的橫越馬路專用道還滿寬的!

日本因為機車少,所以那個待轉區就真的那樣小小的一區,但話說…

台灣機車待轉區那個機車符號,我第一次看到還以為有人拿鑽子在挖馬路的符號!





另外在過馬路的號誌上會有註明是行人和單車專用的!在台灣我不知道有沒有,待我去查驗!




這是一般行人步道上,另外註明的單車步道!可能是和行人共用,因為沒其它的路可走。




看看單車道在人行道的比重上佔有多大!

但說真的,騎單車的人真的很多!









以上三張都是要單車騎士小心下坡的說明!



公德心



這張很明顯的有個禁停單車的告示!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嗯…有很多單車的車主是文盲看不懂文字!

我主要的是想說,雖然日本人看似很守秩序,但其實也是會有不守法的地方!



單車店



去單車店其實是為了買一些在台灣賣得驚人高價但在日本卻是平價的零件!

我真的發現…台灣人是裝備派的!日本的單車店,裡面能找到的配件是少之又少!

似乎只要單車能動就好,也不會有過多543的零件等著客人為改裝而販賣!




我找了幾家單車店全找不到我要的零件…日本人做生意的方式是,沒有的東西就說沒有,也不會告訴我還有其它的選擇…

2008年7月14日 星期一

轉載:「我要生活單車道」連署書

我們的訴求:

1. 將現行自行車推廣由體委會層級提升至由行政院統籌主導。

2. 由行政院成立「自行車交通推動小組」,網羅官方與民間人才共同攜手策劃、推動。

3. 由行政院函文各縣市政府於現有道路空間內,規劃生活單車道之設置。
並擇最優質之規劃案,全額補助所需之經費〈以一億元為上限〉。

連署活動首頁 campaign.tw-npo.org/200807520291000/index.php?serial=200807520291000

各位關心自行車道空間發展的朋友:

以下所附立委提案稿,將不分藍/綠,徵詢遊說各黨派立委聯署,並在立法院正式提案。意在促請行政院成立中央級跨部會的「自行車交通推動小組」,進行自行車交通相關之政策法規、施設、管理與維護等研究與執行。並專案撥款協助各縣市政府施設生活單車道,以達節能減碳之效,並促進全民之健康、生活之品質。

以下提案稿需要您的聯署支持。希望可以獲得300位學者、專家,以及NGO組織代表、各界意見領袖之具名連署、共同發起,展現民間強烈之訴求動機,有效促使立院於近日內完成提案,並於適當時機共同拜會劉兆玄院長尋求支持。

感謝您的支持和具名連署

「我要生活單車道」連署推動小組

南部聯絡:
台灣南社(社長鄭正煜)
高雄市議員吳益政
北部聯絡:
荒野保護聯盟
千里步道籌畫中心02-29236464*17/21

提案案由:

鑑於我國每年進口八千億元石油所造成國家經濟龐大負荷,其中用於汽車所造成之龐大空氣污染,依據專業統計,汽車排放的一氧化碳佔全國一氧化碳排放總量的六十 六%;碳氫化合物佔四十八%;氮氧化物佔四十%,而空氣中一氧化碳污染佔大氣污染總量的三分之一,足見汽車廢氣的排放已經成為空氣污染的主要元凶

而一千輛汽車,每天即會排出三噸多的一氧化碳、二百至 四百公斤 的碳氫化合物,以及五十至一百五十公斤的氮氧化物。另根據高雄市環保局採樣,尖峰時段交通路線空污致癌物苯、甲苯、二甲苯含量,分別是平時室外空氣的十三倍至八十五倍不等。

汽車霸權不僅造成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的問題,其所衍生的交通壅塞,以及對健康保健與閒適生活均屬不利。因此世界各先進城市在交通發展構想上,皆朝向大眾運輸系統搭配全無污染的單車騎乘空間進行規劃。

依據台北市捷運公司的統計:三十億人次的捷運運量,大量降低使用汽車所帶來的空氣污染,約為十六座五十萬千瓦燃煤火力電廠一年排放量。堅強數據足堪行政院以國家級力量予以正視。

近 年,各縣市政府雖已逐漸重視自行車道的開闢,唯其中方向仍側重旅遊性質,於最關鍵所需之生活單車道,反而多所疏忽。綜觀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有三成通勤族 騎車上班,法國巴黎通勤、生活單車道已有三七一公里,倫敦已邁向五百公里的傑出指標。我國單車通勤族人口所以至今比例不高(尚未達3%),實肇因於外在騎乘條件過度不良,惡性循環結果導致交通發展無法正向提升。為此我們鄭重建議行政院,以公權力擴展生活單車路權:

1. 將現行自行車推廣由體委會層級提升至由行政院統籌主導。
2. 由行政院成立「自行車交通推動小組」,網羅官方與民間人才共同攜手策劃、推動。
3. 由行政院函文各縣市政府於現有道路空間內,規劃生活單車道之設置。並擇最優質之規劃案,全額補助所需之經費〈以一億元為上限〉。

我們相信,在行政院鼎力支持之下,將能針對自行車交通相關之政策法規、施設、管理與維護…等,進行全盤的規劃與執行,並協助各縣市政府於現有道路空間上具體 建構生活單車道路網,建設台灣成為一個自行車友善的國家,在積極回應全球節能減碳抗暖化的同時,更能關照全民之健康與生活之品質,為台灣的綠色交通願景跨出傑出的一步。



連署活動首頁 campaign.tw-npo.org/200807520291000/index.php?serial=200807520291000

2008年7月12日 星期六

【女生單車通勤】熟女嘆:美女難為呀

文/琳


由於太貪吃加上常坐辦公室,造成小腹日益圓滾,每天卡著小腹坐在椅子上,實在很難過,我開始計畫騎單車上班。

要成為「單車通勤族」不是件簡單的事。首先,要找出安全路線。雖然我是朝八晚五的上班族,但上班地點在縣治區域,往來砂石車爭道;路經風景怡人的鄉間小路,卻得考慮加班夜歸的安全問題。這個年代、這個城市,美女難為呀…

為了說服親友,我與好友夜勘上下班路線,終於找出好友也同意的夜騎路線,萬一我加班,就騎那條路回家。因為這次的夜勘,還讓好友下定決心汰換老車,毅然決然的買了一輛新車,新車很讚,輕輕一踏就往前飛奔,狠心地將我遠遠拋在腦後。

路線確定後,開始加買自行車裝備。前照明燈、後警示燈及安全帽不可少;鈴鐺、牛角也上陣了,最後,在車子後方加了兩個袋子,好友說很像郵差,但是,這兩個袋子是一定要的,我的手提袋、便當袋、換洗衣物都得塞進這兩個袋子裏。沒想到,這兩個袋子看起來小,卻很能裝,容量夠大。



等我正式宣告執行單車通勤計畫,果然遇到家人勸阻,不過,上訴被我駁回了。

為了騎車,早上六點半,我就起床梳洗,七點出門,根據上次夜勘路線,從我家到上班的地方共十公里左右,單車要騎四十分鐘。

騎車上班是件很舒服的事,雖然很累。第一天騎車上班,我上班的心情都很HIGH,但是十一點半我就不支倒地,趴在桌上睡著了……

隔天有事得開車,恰巧遇上新政府宣布油價上漲,去附近加油站補了半缸油之後,加油站開始出現排隊車潮……

再隔天要騎單車,家人反對聲浪就減少了,難道是因為油價上漲的關係嗎?媽媽四處宣傳我騎車上班的舉措,還說這樣會有蘿蔔腿……我跟她說,我從國中、高中上學就每天騎腳踏車,早就有蘿蔔腿了,妳到底在緊張什麼呢?我老媽,竟然是經我提醒,才想起來,的確,我國、高中每天是騎腳踏車上下學的,有時候課輔到九點多,也是照騎不誤。

怎麼那時我年輕貌美時,她不緊張,現在熟女一個,她卻緊張的半死?所以,人真的是不能年紀大又沒事做,老是自找麻煩來嚇自己。她辯解說是因為國、高中的學校都在市區,現在上班地方是郊區,照明不夠所以擔心。「可是,國、高中生反應比較慢,比較不會照顧自己呀?」我老媽說不出話來。

第一星期只騎了兩天的單車,接著,下了整整七天的雨……我們老師說,最好的祈雨方式就是洗車,因為她只要一洗車就會下雨……那,我……會不會變成一騎車就下雨呀?


幸好,雨下了七天,終於停了。六月十日,我又開始騎腳踏車上班了。雖然很愛睏,但很值得。騎單車上班真的很讚,會產生腦內嗎啡,讓自己一整天都有好心情!



本文摘自「熟女不是人-因為熟女是超人」BLOG,原文網址1.2.3

【特別注意】邊騎車通勤邊聽MP3是危險行為,熟女有練過小朋友不要學,電腦螢幕前的網友們請勿模仿。

【女生單車通勤】專欄不定期刊出,歡迎來稿
下期預告:不要看別人了,就是妳啦!把妳單車通勤的心情寄來吧~

【小編的話】基於許多人對單車通勤的誤解(危險/廢氣/速度/清潔?/美觀??),加上其他主客觀因素,目前單車通勤的人口與自用汽機車相比,還是占少數,而 騎單車通勤的女生就更少了,希望藉由這個專欄的刊登與大家的分享,讓更多人了解單車通勤,進而鼓勵更多人選擇單車通勤。


【台北女生,單車通勤】專欄一~四期回顧

【女生單車通勤】之五--我,為什麼開始騎車?
【女生單車通勤】6黃香蕉與我
【女生單車通勤】7熟女嘆:美女難為呀



小編碎碎念:經測試發現:google blogger的文章,實際張貼時間與設定張貼時間有誤差耶!

2008年7月8日 星期二

【女生單車通勤】黃香蕉與我

作者:維尼






單車~不只是交通工具

牠是一種生活中的配件

除了背包,還有跟我同一天生日的”黃香蕉”




在台北市

捷運發達

帶小折上車一點也不難

簡易的黑色塑膠袋蓋著

想去哪都是暢行無阻

早晨

提早與陽光約會

早個幾站下車

騎車上班去

騎著速度不快的黃香蕉

享受上班前的慢活步調

午間

用完午餐過後

不用十多秒的時間

又可以與黃香蕉散步於東區街頭

晚間

趁著夕陽落下前的時光

進入河濱車道

感受綠水藍天搭配金黃色夕陽的天空

輕巧的踩踏

行人也將多看一眼你的優雅




【女生單車通勤】專欄不定期刊出,歡迎來稿(請註明所在縣市)。
下期預告:不要看別人了,就是妳啦!把妳單車通勤的心情寄來吧~

【小編的話】基於許多人對單車通勤的誤解(危險/廢氣/速度/清潔?/美觀??),加上其他主客觀因素,目前單車通勤的人口與自用汽機車相比,還是占少數,而 騎單車通勤的女生就更少了,希望藉由這個專欄的刊登與大家的分享,讓更多人了解單車通勤,進而鼓勵更多人選擇單車通勤。


【台北女生,單車通勤】專欄一~四期回顧

【女生單車通勤】之五--我,為什麼開始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