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國家道路交通安全部門the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NHTSA)發佈了一份單車騎士與行人態度與行為的調查報告,裡面有些數據可以來參考。
WashCycle有整理一些,我則對某些圖表有興趣:

越有錢越會使用單車哦!紫色小字是換算台幣(萬)。

不騎車的理由,「不得其門而入」最多;其次是「沒需要或不想」,不過油價一高這項馬上會往下掉。

至於單車幹嘛用?休閒最多,運動居次。不過,把私務、回家、訪友、騎車上班、工作需要加起來有44%,這就是通勤需求啊!

哪邊騎車覺得危險?鄉野當然比較沒有威脅,而市郊比市區感覺更危險!因為市郊都是進出城幹道,車速快、車流量多,長途開車趕上班的人當然對於路邊單車騎士沒耐性。所以,如果是單車專用道要建,這應該比市區更重要吧?!

至於不使用Bicycle Path(單車專用道)或Bike Lane(路邊單車優先道)的理由,絕大部份都是不方便,而Bicycle Path(單車專用道)又比Bike Lane(路邊單車優先道)更不方便。

而兩年內有發生單車意外受傷的機率,平均是4%,重度使用者是11%,合理!這和夜路走多總會碰鬼的意思一樣,但任何人每次上路會碰到意外的機率其實差不多。
.
更多圖表.
下載NHTSA2008報告
建議一下囉!
回覆刪除微笑連結可以加如自行車研發中心
www.tbnet.org.tw 他們也是從事推廣自行車環構面的單位
參考看看了
文中所稱bikelane與bikepath之定義與該份報告中原文意義不同
回覆刪除原文中Bikleane是指於道路上劃線專供自行車使用之車道
Bikepath是指遠離道路自行車可以騎乘的小路
請參閱原始之調查報告第九頁
我想我應該沒有誤會,Bike lane是指一般馬路旁畫的單車道,其精神是分享路權,也就是單車優先道的意思;而Bike path指的是綠帶中或其他與道路分隔的單車路徑,會特別這樣分出來就是單車專用的。也許翻譯不盡理想,但我沒有誤會。
回覆刪除這裡有篇文章剛好可以來說明BikeLane與BikePath的差別
回覆刪除從文章的大小標可以看出來,"Segregated Bicycle Lanes"約等同於"Bike Path"。文中提到紐約要建很多的"Bike Lane",跟以前不同的是會與車道稍微區隔出來(但還是一樣在慢車道的位置),也就是哥本哈根式的改良單車道,稱為"Bike Path"也算對了。既然與人行道、車道區隔,那當然就是單車專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