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用路人交通筆記01by馬特猴

2010.04.22PM6:10
寫於世界地球日


還記得小時候我們全家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就是雙腳和腳踏車,偶爾搭公車,雖然家住台北,但我們並不是有錢人(*1),別說汽車了,連機車也沒有。

念小學時,因為學校離家近,上學時要跨越一條車流量很大、車速很快的馬路,當時學校規定小朋友排路隊走天橋,所以我們小孩子全都結伴走路上學,只有一年級小不點剛開始上學時會由爸媽帶去,之後就是由兄姊或高年級學長姊負責了。在我們念小學時,騎腳踏車是爸媽的特權,我們不能騎--不能光明正大的騎著東奔西跑,只能偷偷學、偷偷騎。雖然爸媽的兩台腳踏車都是二手貨,看起來沒什麼,但是大人越禁止的東西對小孩來說就越有吸引力,哈!

到了小學高年級或國中的時候,我們依然是走路上學,偶爾可以光明正大「借」爸媽的鐵馬來騎,那是因為要幫忙送東西給鄰居,或是奉命去買鹽、買醬油......。還記得我們念的國中旁邊有個社區垃圾場,上學放學走路時都要掩鼻快步經過,訓導主任(外號阿匹婆)與社區居民和里長努力向政府抗議、爭取了十幾年,才改變了垃圾處理場的設置方式(*2),讓學弟妹得以走一條不會臭的上學路。可惜的是,畢業後十八年,我回老家去看這條上學路,沒了兒時印象中堆置的垃圾,整條路兩側卻多了違規停滿紅線、無人取締的私人汽車。

高中聯考放榜後,開啟我公車族的生涯。每天來回通勤的時間至少一小時半,多則將近兩小時(走路、等車、塞車......)。公車上點點滴滴的回憶,包括有一次精神不濟,「萬黃叢中一點綠」坐錯車到景美女中去的遲到糗事,構成我高中生活的印象。當時台北市的捷運工程正在熱烈進行中,每天來回中山南北路,看到的景象總是:塞車、塞車、塞車......;高中三年,學校裡活動中心與游泳池工程也在進行中,我們是那一屆人數很多(屬龍),校內空間又因工程而縮小,學校生活的感覺是:擠、擠、擠......。畢業後五年,湊巧有事回學校附近,有了捷運,從老家到學校,包含走路與等車只要30-35分鐘,來回一小時左右,而中山南北路在交通尖峰時間還是有很多車。

到台中念大學以後,最不習慣的事就是「交通」。我好像從大眾運輸的天堂掉進大眾運輸的沙漠,交通帶給我的困擾,遠超過從小一人住變成要和七人同房的生活所帶來的不適應。因為整個系上女生人數極少,所以剛開始我與其他女同學一樣,把多數有機車的男同學當司機用,後來發現這件事違反我自由自在的本性,於是我也開始打工存錢,在大二那年,考駕照前,我找同學借螢光150練車,為了避免技術不好發生意外,我們選在清晨和深夜練習,地點是西屯路三段那邊的「夜總會」附近,現在回想起來:膽子真大。買了機車,考了駕照,我成了一個機車族。大學時我擁有兩種交通工具-自己存錢買的機車和學長送的腳踏車,距離近時我騎腳踏車,距離遠、趕時間就騎機車,同學幾乎都騎機車,在學校停車場會看到「機車海」。念大學這幾年是我看到最多機車的時候,由於校地狹小、週邊商圈交通流量大,那幾年也是我一生中目睹最多車禍的一段時間(機車相撞、汽機車撞腳踏車、汽車撞校門...),我自己就出過三次車禍。

大學畢業回台北後,我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機車和捷運--搭捷運可以到的地方,一定搭捷運,捷運不能到的地方,一律騎機車。大概是騎慣了機車,我很難忍受等公車耗費的時間,但如果是機車停車不便或容易被開罰單的地方,就更使我想搭捷運前往。後來我在一個騎機車15分鐘可到(*2)的地方工作了幾年,又到一個搭捷運20分鐘可到的地方工作兩年,我們全家人就因政府都更計畫而搬家了,離開住了幾十年的北投,來到交通便利的松山。

剛搬來松山,交通方式以走路和公車為主,偶爾騎機車。話說我天生是個體弱多病的人,小學時還有個綽號叫林黛玉,六年級的病歷就已經比兩本小說疊起來還厚,在我還沒出過國時,我的病歷早已周遊列國回醫院了。松山的家在兩個醫院附近,半夜經常聽到救護車哦咿哦咿的聲音(還好沒有一次是載我),旁邊馬路車聲很吵,令我天生虛弱的神經更加耗弱。住松山的頭一兩年,大學時代的社團好友相約騎單車環島,退伍的男生們加上已是上班族的學長,組成Flower單車環島四人團。當時因工作不能跟好朋友一起去的我,受到這件事很大的刺激(或影響),後來自己騎機車和單車各繞了台灣一圈,從此愛上單車,結下一輩子的緣份。

因為騎單車的緣故,讓我認識很多人,這些人在最近幾年改變了我的生命,我們對彼此都產生許多影響。單車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了,就連找工作時、開同學會時...,都會先考慮要去的地點對單車是不是友善方便,再決定要不要去。機車雖還在,卻只是非常偶爾使用的交通工具。

去年四月,我為了趕時間說故事給小朋友聽,在騎機車途中出了車禍,雖然在T字路口開快車撞到我的那個汽車駕駛很負責任,但那次車禍的傷也留下一些後遺症。復健期結束之後,我將機車報廢,徹底在交通上做一個輕鬆而無污染的用路人,走路、騎單車、搭乘大眾運輸系統(BBMW),凡事提早出門,安全回家,讓家人安心。

回首生命中每一階段的交通工具選擇,我很高興自己能在地球日這天說:我愛走路,我愛搭捷運搭公車,我最愛騎單車,我的交通方式,是進化的。



邀請大家一起來分享自己生命中使用交通工具的歷程!



*註1:對於某些朋友認定台北所有人都很有錢的說法,以及動不動就很愛罵台北人的習慣,我實在感到很無奈。台北縣市總面積約2325平方公里,居住在台北縣市的人約650萬人,還有許多外來人口共同組成,這麼多人當中,並不是人人都很有錢!「台北」這兩個字,不應該成為台北人與生俱來的原罪。

*註2:阿匹婆對社區的另一個重大貢獻,也是爭取了十幾年,才終於改善,就是在一個車流量很大的主幹道上,在過橋下坡的地方設置行人穿越的紅綠燈,那兒不知發生過多少次車禍,都是因為行人在下坡處要穿越斑馬線,但是看不到左向的違規高速來車,汽車駕駛一路過來也根本看不到下坡路段地上的斑馬線,在沒減速的狀況下就這樣相撞。有了紅綠燈後,車子會減速了,行人要過馬路時也不再提心吊膽了,意外減少很多。

*註3:騎單車大約要三十分鐘,因為不敢騎在車流量大的那條主要幹道上,走小路紅綠燈和路口很多。


.Fin

7 則留言:

  1. 有獎徵答:為什麼台北的大眾運輸這麼發達,也是我小時候很習慣使用的交通方式,但我卻在回台北十年後才真正放棄機車?答對有獎哦!

    回覆刪除
  2. 因為愛上單車的關係嗎?

    回覆刪除
  3. 愛上單車之後,偶爾還是有騎機車,沒有把機車賣掉。再猜~

    回覆刪除
  4. 那是因為出車禍的關係嗎?

    回覆刪除
  5. 人是習慣的動物
    習慣成自然
    也容易依賴

    回覆刪除
  6. 1車禍2習慣3錢...主要是車禍,descent猜對了!(請來信註明收件地址與聯絡方式,獎品隨後寄上~)

    1.車禍發生在T字路口,原因很多,車禍前後我不斷想:如果當時騎的是單車,可能就不會出車禍了!因為不會被傾倒的車子重量往下拉,直接撞尾椎!
    2.習慣也是重要因素,公車習慣到一個缺公車的地方就馬上變了!機車習慣比較難戒除,簡直像菸癮(我不吸菸,純比喻)
    3.錢:通勤距離遠時,尤其是要跨縣市的話,公車兩段30元,來回60元,機車騎一週五六天才大約100元油錢,又不用付停車費!當然,騎單車還是最便宜啦~

    ---回ZYM:穿雨衣騎單車與機車悶熱不舒服的感覺其實差不多耶...單車雨衣還比較透風涼爽,而且紅燈常停等,流不了多少汗,除非遠程就有差~至於趕時間,我很很悔那次為了趕時間而騎機車,因為事後有騎同一段路做比較,機車只比單車快四分鐘,為了四分鐘我差點回不了家~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