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

不參加微笑單車上路的理由

微笑單車上路」,是台灣版的「Critical Mass」,早期由許多熱心的人在高雄推動,剛開始是以「單車免費早餐」的型式出現,這個爭取單車路權的活動每月定期進行,熱鬧非凡,也像國外一樣引發媒體報導,後來台北也有了每月一次的「微笑單車上路」,曾經人很多,也有媒體報導,現在則人很少。有些曾在國外參與活動的朋友,來參與之後,感到奇怪: 為什麼台灣的 Critical Mass人數那麼少呢?為了滿足外國人的好奇心,所以在台北微笑單車上路活動屆滿兩年的此時,由幾個好朋友共筆寫了這一篇。


不參加微笑單車上路的理由

一、基本的人性
「錦上添花湊熱鬧的人多,雪中送炭真相挺的人少。」
人越多,就有越多人想參加,這是一種群眾心理。想參與活動的人會希望人很多,人很多,才有人想來,然而"100"這個數字並不會因為很多"1"想要其他的"1"變成"100當中的99"而出現,"100"這個數字出現的充要條件是得要有很多個"1"願意變成"100當中的1",那麼,"100"自然會出現。
(BTW,依這一條精神與原則看來,這篇文章刊出後,來參與的人會更少。)

「批評抱怨給意見的人多,腳踏實地真騎車的人少。」
(通常來參與的朋友會有各式各樣的意見,然後期待"主辦單位"要改進,而真正參與活動或付諸行動改善活動的人,往往很少。)

二、活動本身
時間、地點、路線、活動內容-
1.時間
1-1時間在週末假日,另有安排休閒娛樂活動,所以不方便參加。
(註:高雄2006.05.20-2007.06.16台北2007.09.22-2009.05.24
1-2時間在週五,下班以後就很累了,所以不方便參加。
(註:高雄2007.08.24-2008.01.25台北2008.07.25-2008.08.29
2.地點
集合地點離我家太遠,所以不方便參加。
3.路線
活動路線大多沒有事先公布,而且都騎市區比較多,空氣不好風景差,所以不想參加。
4.活動內容
活動不夠好玩,沒有歌舞秀,沒有出動交警封街,沒有送衣服水壺或抽獎,所以不想參加。
5.滾石不生苔
時間、地點、路線"好像"一直變來變去,記不住,所以就忘了參加。

三、文化與個性
1. 「認命」:移民社會普遍特性之一,就是"不關心公共事務",連帶影響民主社會中的"公民參與";大環境壞就壞了,抱怨後忍一忍就算了,認命吧!只要不嚴重影響個人家庭生活,全球暖化,空氣污染,與我何干?(實例:一位在台東服務期間天天騎單車代步的志工朋友,是個在台北念書的大學生,他說:單車路權不需要爭取,因為我們都會往山上騎,往河濱騎。)
2.「貪財」:有好處的活動,才要參加。不知何時開始,社會上有個約定俗成的不成文條例,那就是單車活動最好要有獎品或摸彩才行,若非如此,就要有公益性質,具備偉大的意義才能感動人來參加-得到光榮感。
3.「驚死」:希望有人為活動負責,希望有人主辦活動,但不希望那個人是自己。這種"咒誓給別人死、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理,與Critical Mass活動中"沒有主辦人"的精神徹底相反。

四、法律
"集會遊行法"也許是阻擋人們參與這個活動的原因,網友"波"幫我們整理了集遊法與單車臨界量間的關係,不過,微笑單車上路不管是在高雄或台北,從來沒有要去哪裡抗議或要求某人下台之類的,而是以和平歡樂為基調,如果說有一天這個每月一次的活動,真的聚集很多人造成交通阻塞,然後被警方以違反集遊法起訴的話,那麼每天在馬路上造成塞車的那些車主,是否也違反了集遊法?那模仿 Michael Jackson 的快閃秀又怎麼說?和幾位外國友人談及這部法律,他們都很不能理解。民主社會仍有這樣的法律是件怪事,因此有一批法律人和關心此事的朋友一直在為了修改或廢除此法而努力著

五、歷史
白色恐怖時代對公共論述與公民參與力量的箝制與影響。
(再寫下去大概會引發一大堆政治口水,還是寫這麼一句話就夠了。)

六、組織
沒有主辦人,更沒有主辦組織,使參與活動變得好像沒有保障。(參考三之3和四)



以上。


(如果大夥有空又有力,可能會出續集:參與微笑單車上路的六大原因)
(如果大夥沒空又無力,微笑單車上路可能暫停播出)


.